最终确认美国上调对华电动汽车关税至100专家车企要对政策变化做充分准备
9月14日,央视新闻报道,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一份声明,当地时间9月13日,美国拜登政府表示,美国最终确定对某些中国制造的产品提高关税。
按照此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表述,其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的关税税率上调至100%。这一消息,与日前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态的欧盟委员会应该重新审视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问题形成鲜明对比。
“车企要做好万全的打算”
按照此前消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称,自9月27日起,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的关税税率将上调至100%,太阳能电池的关税税率将上调至50%,电动汽车电池、关键矿产、钢铁、铝、口罩和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关税税率将上调至25%,而包括半导体芯片在内的其他产品的关税上调也将在未来两年内生效。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1~8月中国汽车出口量为377.3万辆,同比增长28.3%。同期,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81.8万辆,同比增长12.6%。
但目前,在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过程中,海外市场政策的阻力也愈发显著。不仅是前述美国确认上调对华多个新能源产业的关税政策,欧盟“摇摆不定”的关税政策也无形中增加了中国车企出海的不确定性。
近日,根据路透社、彭博社等外媒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收到各公司提供的最新资料后,欧盟计划再度小幅下调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征收的临时反补贴税。其中,比亚迪维持17%的税率不变,吉利从19.3%降至18.8%,上汽集团从36.3%降至35.3%。其他配合调查公司的税率从21.3%降至20.7%,其他非合作公司税率从36.3%降至35.3%。这些附加关税将在现有的10%关税基础上征收。
而这距离欧盟委员会8月20日发布关税最终草案,尚不足一个月的时间。此前,自2023年欧盟委员会发起针对中国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以来,多次出现有关关税税率调整的消息。
面对海外市场的政策变化,孙晓红表示,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要做好应对海外市场政策各种变化的准备,从合作的目的出发,做好万全的打算,以静制动,强化自身的竞争力。
关税政策将产生多方影响
现阶段,海外市场的政策博弈尚在持续。
“面对海外市场的政策变化,国内车企必然会上调终端售价,以应对关税调升,但最终价格上涨的成本将传递至海外消费者。如此局面下,欧美汽车的电动化进程如何发展,是他们需要考虑的。”孙晓红认为。
例如,据瑞典汽车行业协会报道,7月瑞典电动化程度未见增长。7月,瑞典市场乘用车销量16337辆,同比下降5.6%,其中电动车份额为33.8%,较去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
此前,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也认为,反补贴关税将使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上更加昂贵,或者根本无法在市场上销售。这将限制客户获得廉价电动汽车的机会,并使已经停滞不前的电动汽车进一步复杂化。这既不符合欧洲消费者的利益,也不符合绿色协议的目标。
而如同前述业内专家所言,中国汽车产业链各环节参与者,仍需要应对海外市场的政策变化。截至目前,吉利汽车、比亚迪、上汽集团及奇瑞等中国车企已在海外布局建厂。
此前,吉利控股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李东辉在吉利汽车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针对欧盟新增关税问题,吉利控股早已经进行全球化布局,下一步针对欧洲区域,吉利控股一定会有多样的市场、产能布局安排,例如利用沃尔沃、LEVC、路特斯的工厂或与其他全球合作伙伴合作灵活完成产能规划和部署。
此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也多方寻求海外市场布局。9月14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一位知情人士日前透露,美国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正在就购买电动汽车电池进行洽谈,这些电池将使用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的技术,并在美国的一家新工厂进行组装。此前,宁德时代已通过“技术授权”与福特汽车展开了合作。
与此同时,现阶段,针对海外市场的政策,多方也在呼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欧盟中国商会日前表示,欧方在贸易保护主义驱动下对华电动汽车调查,此举正在扭曲中企在欧的公平竞争环境,也给欧盟营商环境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所作的努力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上汽集团认为,只有通过开放的对话和合作,才能克服挑战、实现共赢。上汽集团将继续与全球合作伙伴保持开放沟通和积极合作;同时,将视事态发展,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和商业措施,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全球客户的利益。